HJT VS TOPCon!

  • 型号:LDX-K3050
  •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0A
  • 来源:大功率直流稳压电源
  • 发布时间:2024-07-05 06:25:46
  • 因为N型硅片掺入的主要是“磷元素”,所以在材料中不会形成硼氧原子对(即P型电池光致衰减的根本原因
  • 在线订购

  因为N型硅片掺入的主要是“磷元素”,所以在材料中不会形成硼氧原子对(即P型电池光致衰减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这个点,也将会极大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带来更高电池转化效率,包括N型硅电池和组件的初始光诱导衰减几乎为零。

  总结一下,不管是“P型”还是“N型”,这两种电池的发电原理,从本质上基本没太大差异,都是依据“PN结”所进行光生载流子分离。看到这个地方大家势必通过以上几张图片已发现了,在未来,这一些技术并非是主流产品,反而是Topcon和HJT等技术,他的良品率更好,转化率更高。

  TOPCon是在刚刚所阐述的“N型电池”的工艺基础上,继续研发,所得出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的技术。说白了,这个技术能大幅度提升N型电池转换效率。

  根据理论计算,目前TOPCon主流电池量产效率约23.7-23.8%,部分电池厂商宣布已实现24.0%+;包括:中来股份等在内的许多公司已将实验室效率做到了25%以上,未来前景广阔。

  TOPCon与PERC均为高温工艺,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和利用,现有的传统P型电池设备制程,这两者电池技术和产线设备兼容性较高。TOPCon可以从PERC产线升级,不需要新建产线。如果只是在原有的PERC工艺上进行升级改造,只需增加0.5-1亿元/GW的投资额,边际投资所需成本优于其他N型技术路线。在刚刚的文章也知道,PERC技术的产线,是P型电池的主流应用,那么在面临大规模PERC产线设备资产折旧计提压力下,继续将设备去升级、改造TOPCon,是有利于降低沉没风险。

  未来可能会随着非硅成本的下降及良率、效率等逐步提升,TOPCon将快速缩小与PERC之间的成本差距,成为新一代的主流产品。

  因PERC电池现存产能较大,2019年来新增的PERC产能,基本预留TOPCon接口以备后续改造升级。并且目前许多一线大厂的PERC产能已经逐渐停止产能。

  目前,涉及TOPCON技术的主要企业有:隆基股份、中来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多为垂直一体化企业。其中,中来股份是最早布局TOPCon的企业之一,公司TOPCon电池量产批次平均转换效率为24.2%,部分产品达到24.5%。

  目前TOPCon公布的最高实验室转换效率为2021年中来公布的25.4%。而晶科能源是TOPCon最早将实现GW级出货的企业。进入Q2后,包括晶科在内的多家厂商TOPCon产能开始释放,有望享受技术溢价。根据PVInfoLink和集邦新能源统计,2022年底,全行业TOPCon产能有望超40GW,预计到2023年底将达约80GW。

  但进入2022年,光伏电池片的技术迭代正式迎来了新的时代,TOPCon、HJT、IBC等转换效率更加高的电池技术将从实验室迈向产业链,在形成投产-规模化效应降本-持续扩产的良性循环过程中,享受技术红利的企业有望迎来市占率提升+享受技术溢价的双重优势。

  HJT的发展工艺和上文说的topcon有很大的不一样,topcon是由“P型电池”的产线升级而来。所以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本金,从而会选择TOPCON的继续升级与改造。HJT的优势在哪?

  HJT电池工艺,主要只包括4个环节,制绒、非晶硅沉积、TCO沉积、丝网印刷。(这一块远低于PERC的10个、TOPCON的12-13个)这样会使得,当下想入局的新型厂商,从而使得更偏向于HJT技术。为什么?

  在实验室中,TOPCon的产能,只能部分产能在24%左右,那N型电池,目前产效率普遍已在24%以上。而在想往后一步发展,技术路线已经很明确,要在前后表面分辨使用掺杂纳米晶硅、掺杂微晶硅。HJT未来叠加IBC和钙钛矿转换效率或可提升至30%以上。

  根据民生证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HJT电池首年衰减1-2%,此后每年衰减0.25%,远低于PERC电池掺镓片的衰减情况(首年衰减2%,此后每年衰减0.45%),也因此 HJT电池全生命周期每瓦发电量高出双面PERC电池约1.9%-2.9%。

  说了这么多HJT如何工艺方便、如何效率高,接下来说一下,他的弊端在哪里以及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刚刚上面说过,HJT与PERC工艺路线完全不同,无法延伸,只能新投产线;且HJT与主流的PERC生产设备不兼容,因此已经PERC工艺,再转型有会给公司能够带来较高的转换成本。所以HJT技术对二、三线以下企业或新技术行业比较友好,没有产能历史包袱。

  那么HJT工艺的成本,都有哪些呢?成本比较高大多数表现在:浆料、靶材、设备环节。

  目前:隆基股份在10月28日公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其异质结电池(HJT)转换效率高达26.3%,是目前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量产转化效率目前最高达到了25.31%。

  参考集邦新能源统计,2021年HJT规划产能约148.2GW,其中已建成产能为6.35GW,在建/待建产能141.9GW;量产尺寸以M2、G1、M4为主,少数企业具备M6尺寸生产能力,M10、G12尺寸尚处于研发阶段。

  伴随着市场主流电池—PERC电池效率提升开始放缓,以及基于N型硅片的异质结电池产业化逐步成熟,光伏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心正在悄然转变。业内专家觉得,相比其他技术路线,异质结电池技术(HJT)具有更加好的转换率和降本空间,同时也更适合与叠瓦技术相结合,这一技术被业内称为下一代商业光伏生产的重要候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