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真的能干掉
- 型号:LDX-K3050
-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0A
- 来源:产品中心
- 发布时间:2024-06-10 21:23:53
- 下面是大会总策划主办者、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院长、赛康交安董事长
下面是大会总策划主办者、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院长、赛康交安董事长刘干教授的精彩发言:
作为本届大会的发起人,我把智能网联路侧设施这件事情拿出来讲讲。刚才几位权威专家都分享了5G车联网产业的政策、趋势,很明显我们现在的产业时代已经变了,车联网产业是工信部在牵头,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在支持。
前两年我们还在感叹于路边上卖红薯的大爷们都已经用二维码了,而现在他们已在刷抖音了。
我们家70岁老母亲有时候抱怨我,我都已经用视频了,为什么你不用视频跟我互动说说话。以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的名义去做智能网联,有一个初衷,就是中国的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刚刚几位领导也说出了对交通安全事业的愿景计划,我去拼命呼吁交通安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认这个理。原来我们都认为交通安全这件事情可能跟非公有制企业、跟民间人士关系不大。
即便国家有再多政策与战略的顶层设计,再多发展规划,如果产业基础不做实,同样政策与战略落不了地。
在交通安全事业这条路上,我为之奋斗并纠结了大概有十几年时间。在此我分享一下我的微信朋友圈,常常会通过朋友圈分享我的观点与纠结。我最早是从反光膜做到交通标志板,然后看交通安全。
一直到后来,整个社会认可了我们赛康交安做交通安全这项事业,包括发起中国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智库这件事情,都比较顺利。
现在我觉得谈产业的基础是比较“实”的时候了,今天这个大会是我最近四年以来的第四场以交通安全设施的名义的大会,我觉得比前面三场要更务实一些,务实在哪?就是现在整个的环境、空间、战略、政策、技术都接地气。
我们现在的路侧设施,为什么现在老百姓对交通环境状态不满意,这里有几张图片能够准确的看出,人和车已经是在科技文明社会迈向新世纪30年代,但是路上的交通设施还处于90年代的状态。
我们看一下当前道路交互与通行管理对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的功能性定义:明确交通行为规范;体现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则效力;调节道路交互与通行流量和提高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是交通参与者无时不刻必不可少的信息和安全工具;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的交通管理设施。
从这个定义上来说,我们看一看现在的交通标志标线,能不能够满足这样的功能,这是值得反思的。同时我们在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里有明确定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和警察手势共同组成了交通信号。
我并不想抨击中国现在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与应用,有领导也经常批评我,说你不要总是抓着存在的问题不放。但是有一点,我们基础性的东西,我非常同意刚才东波所长说的,如果老百姓道路上规则都不知道,都不知道如何走,我们谈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就是空洞的。
我们必须要谈谈基础,我们究竟要怎么样满足它。我在后来研究交通标志的时候,发现交通标志不仅仅要满足安全,还要满足信息和交通流调度等等很多功能,最后发现为什么用了四十年时间解决不了这块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的问题呢?
标志、标线、信号灯、护栏、减速防撞,还有照明设施,看似简单,但是它们跟户外广告设备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在交通工程里面,我们有视距、时间、空间和速度的关系,这样它就变得复杂。
我们一直以来,“互联网+”这个概念,其实误导了很多老百姓。最早提“互联网+”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企业老板认为建个网站,把产品在网上卖,利用互联网把大家聚到一起就是“互联网+”。
错了,互联网+,“+”什么?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电网+”,我们有了电之后,冰箱、洗衣机、直流电、交流电、低压电、高压电,不同的电,很多东西都在应用电网。
“互联网+”是要做互联网的应用,不是简单的建一个网站,把大家拉到一起都在网上,那就“互联网+”了,更不是把产品利用互联网卖掉了就是“互联网+”了,“互联网+”是要实现产品设备的全面应用。
手机因为有了互联网变得智能能应用,现在我们的车,未来包括路侧所有设施,包括家用电器也会进入互联网应用时代。
这里做个总结,电要驱动人类,LED要点亮全球,网要万物互联,这些是不可逆的技术发展趋势。
我在交通安全事业的纠结过程中,后来做研究慢慢的变多之后,我发现我们的祖国战略非常伟大。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里面明白准确地提出一个具体目标:普通公路效率提升80%,交通安全事故降低80%和死亡减少90%。
距离这个目标现在还有六年时间,我是比较杞人忧天的,我觉得如果我们的祖国这六年到2025年这个目标不实现怎么办?党中央国务院怎么向老百姓交代?我就觉得它一定会实现。
我现在在企业内部经常讲,我们要集中火力去炸开一个洞口,就要把智能网联路侧设施这件事情做成功。
传统的车要上路,燃油车时代要设加油站,电动车时代要设充电桩,现在很多智能网联汽车包括百度、沃尔沃、奔驰都在喊,说你们路上要给我通信,路上所有沿线设施要在线运营,车要感知一切,路要给予一切感知。
那这个时候我就在想,我们现在的技术,很多技术,万物互联网,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怎么应用,让车辆主动,车辆和道路交互,道路也能变得主动,有没有可能?这是我当下致力思考和研究的。
下面我简单做一下技术探讨研究的分享,当然这个也不是我创造的。LTE-V2X其实就是一个信息交互,这里不详细讲。
我还是以我研究的具体到交通标志,其实交通标志最早只是一块“板”儿,然后逐渐发展到信息功能化,之后会向着数字化、虚拟的云端发展,我们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技术路径。
讲到交通标志数字化,禁令和指示标志,这块一直是滞后的,滞后、孤岛。不能够跟人与车同步互动,导致经常性一些行为场景受到干扰,遇到各种事故。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又发生了很多拥堵事件,堵到十公里不动。为什么现在智能时代,数据这么发达了,大家上路还在堵呢?
其实都与整个交通标志包括路侧管控设施都有关,路径优化缺位。我经常说在南京堵不住我。我们现在的同一个时间点,到同一个目的地,绝大多数开的导航是同一个路径。
其实南京40年以来已经建成了非常好的路网体系,在这个路网当中有很多可选择路径,但驾驶人还是不敢开,不知道如何用。缺少优化。刚刚跟生态合作签约中,有一个课题叫《基于交通管理的武汉市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研究》。
为什么要基于交通管理?因为我们40年以来,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道路交互与通行工程建设还是在建设思维时代,没有到管理思维时代。道路建设的时候是一段路、一个立交、一个点一个点的建,到了管理阶段我们得知全部都要打通连接。
然后交警部门在路上不断地改牌、增加牌子,然后百度、高德在路上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很多是错的、不科学的,去使用。这些都是要通过智能网联去改变。
左边这个图是萧山机场一出门之后,到钱塘江三桥,高速公路沿线G基站。右边的图,六月份新国门第一路S3501通车之后,北京新机场高速将全程应用全感全视、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技术,这条路是在路侧设施领域能够代表全世界绝对先进性的。我们现在在紧锣密鼓地生产、安装,六月份就可以通车。欢迎届时大家到北京新机场高速经常去看一看,具体技术不再过多解释。
刚刚我们跟东南大学签了一个协议,叫《基于时空资源优化的三级交通信号诱导仿真平台研究》。
第一级信号是指路牌,这块指路牌可以显示其上游和下游几个方向所有拥堵指数和状况,交通管制需求等等,这种时空同步指路牌在贵阳已经落地装了100多套。
第二级信号,就是距离交叉口一百米左右的位置有一组车道标志,它的作用是分配道路平面空间资源的,以前如果有一个四车道,365天24小时,家门口的道路会20年如一日都被固化掉了,其实这个道路空间资源是有优化可能的,根据上下游交通流量。
到了第三级的时候是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能够准确的通过整个路网交通流量和配置跟标志做一个互动策略,给出科学的时间分配。
请点开一下视频。这是我们做的一个仿真模拟,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上下游左右方各方面交通流量状态,到了第二级的时候,通过车道标志可以分配道路空间资源,其实这是一个整体路网优化,到第三级的时候,通过交通信号灯做时间优化。
在普通公路和城市道路这块,我们现在的技术更多能应用,因为比如说道路沿线每一个交叉口,每一个风险点,每一个山体和树木都是风险点。我们交通安全始终是一个风险状态,很难说隐患。
一块石头,或一个坑是一个隐患,可以消除,但风险状态不可以消除,能够更好的降低,降低风险是最好的办法。道路被动时代的时候,总是让我们在行车过程中去识别道路风险,到了道路主动时代的时候,我们大家可以让道路风险主动告知我们。
比如说交叉口碰撞预警,交通信号感知与行车管理,弯道提醒和减速,超车碰撞,排队等等这些风险信息都可以变得主动。
第四个场景智慧道路养护作业,我们原来有很多标准,在高速上施工作业,规定前方300米,500米的位置摆警告牌。过去这些规定是靠人工去实现,经常做不到做不好。养护交通事故非常多。
现在有了主动预警之后,施工标志和交通锥桶都能够最终靠信息感知,互联网传播,实现定时、定员、定位、定量和定线。
将来智能网联还会对一个行业有颠覆,这就与交通规划设计院紧密关联的,未来整个道路交互与通行工程方案在管理系统内是可以系统性可规划、可设计、可推送的。
比如说右边这个图,高德数据反馈,车辆行驶的“三急一速”,不难得知安全风险状态在哪里,风险情况怎么样,该不该改善。
左边这个图是整个韩国,全韩国所有指路标志,在一张网上规划、设计、管理,派工、实现,它的信息向所有车辆推送。这个系统可能性会很快在中国也会到来,当然做这个顶层决策的事情还需要交通管理部门大力给予政策。
我觉得未来的交通规划设计院,在交通工程这块可能性是系统性推送,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的发展。
我想把产业做落地,不单单是把路侧设施做到智能网联,也同步开发了一个智慧交通安全设施管控云平台。
在中国的交通安全产业,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应该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研究产业的。
当然上午时间关系不能分享更多,今天下午最后有一小时的分享和互动,我会讲清楚产业生态合作,包括未来对整个行业的改变态势。
我讲今天是一场务实的会,我会把交通安全设施整个领域从规划到设计、工程、产品制造全部讲清楚,上午时间很有限。
最后我定义一下什么是智能网联路侧设施?我希望主动的道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12个字:智能网联、数字在线、全息感知。
智能网联路侧设施就是:在交通工程学基础上,运用5G通讯、传感、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工具,基于高精度数字化路网,构建附属于路侧的交通信号、示警、防护、减速、诱导、照明等管控设施的数字化身份信息,利用互联网实现人与车主动同步交互感知,服务于出行。
5G车联网产业下一步最大两块需求,一个是所有车辆身份数字化,这样的一个问题不要去考虑自行车、非机动车要不要上牌照,数字化是管理最底层基础。还有一块就是所有路侧设施身份信息数字化这块,这也是最先要做的。
随着我们技术创新的完成,路侧设施的产业生态变化非常大。一个是竞争会从方桌到圆桌,从恶性到排他,将来不是投标的时代,现在很多技术成果的应用已经不是绝对投标,是合作共赢。
路侧设施产业当中包括通信技术、信息运营、云控平台、智慧设计、高精路网、传感设备、高端制造、专精服务,整个生态都要融合。这里今天上午不用更多时间分享,下午最后一小时会分享。
中国安全产业协会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分会和中国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智库最早成立的时候,我们有一些小小的心愿。首先一个是让中国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技术领先于国际,让中国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管理上的水准与发达国家相当。
就这点说,我觉得我们目前已经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我们分会成立一年半,智库成立一年,做了很多实际的事情。现在我们技术成果应用到一些路段上,已经实现了交通事故的消失。
比如说南京的长江四桥高速,长江四桥的交警大队长就乐于在社会上公开发声,就是创新的主动发光技术,把一个弯道从原来阴雨天每天十几起事故,每年上千起事故降为零了。
发展产业生态,这是我们分会和智库的目标,我们不是搞设计咨询业务,也不是搞国家政策研究,也不是搞什么中介组织。
就是想要把产业生态做好,聚焦高科技,运用新工具,把全产业链范围内资源整合起来,集中力量干一件事,夯实筑牢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产业基础,支撑《中国制造2025》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目标。
我们整个研究院现在已形成30多家企业与研究机构组成的生态合作圈,不仅仅是项目,还有研发,智慧城市交通、智慧高速公路、无人驾驶测试道路建设,都在参与。生态合作伙伴都在一起共同研发,共同运营,研究怎么样把道路场景做好。
还有个心愿,主动为全球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治理目标出一份力,义务为中国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治理任务尽一份责,我们将全面向全球致力于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事业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发出邀请和响应,用实际行动达成目标计划,回报社会。
最后结尾我还是读我写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我们要坚持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我们要坚信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滚滚潮流,前进道路上任何一堵保守和阻碍的高墙可能很难被改革的力量推翻,但最终会被创新的潮流淹没或瓦解。
LATEST NEWS
新闻中心
- Lumia系列2024-12-22
- 执行支撑小微企业融资和谐作业机制民生银行泉州分行发布十大行动2024-12-21
- 220V直流充电桩适合在哪些地方使用?-华阳充电桩2024-12-19
- A股:这3只永磁电机龙头上市公司这篇讲清楚(2024930)2024-12-19
- 逆行人生的现实含义2024-12-19
- 摔跤霸王出招表全解析 以游戏为主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