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湖南人的“长期主义”:不上市却把工业电源做成全国第一
- 型号:LDX-K3050
-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0A
- 来源:产品中心
- 发布时间:2025-06-20 21:21:15
- 过去几年,华为、大疆、宇树这些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在全球崭露头角。中国制造,已经成了一个让美
过去几年,华为、大疆、宇树这些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在全球崭露头角。中国制造,已经成了一个让美国忌惮的存在。
随着慢慢的变多科技公司涌入长期资金市场,美国频繁出手,政策博弈不断,甚至还把毒手伸向工业电源这个看似不起眼、但极为关键的细分领域。
从轨道交通到医疗设施,从工业控制到新能源系统,几乎所有终端电子科技类产品的稳定运行,都依赖于这类“电源模块”进行精准供电。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是工业电源行业公认的隐形冠军。
早在2012年,它就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具潜力的非上市企业”之一,专注工业电源二十多年,自主创立“MORNSUN”品牌,产品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与地区,连续9年荣获“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也斩获了“广东省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奖”。
从小型加工厂起步,用20多年的时间,做到了年营收超20亿,全国工业电源领域的头部企业。它的低调,与它的实力,形成了鲜明反差。
近期,正解局受邀走进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看到了一个在激烈内卷中仍能坚持长期主义与技术底色的中国制造样本。
在办公室里,金升阳科技创始人尹向阳一边摩挲着指甲盖大小的自研电源芯片,一边若有所思。
2024年,这家一直非常低调的企业突然遭遇来自海外的挑战。市场受限,部分银行收紧合作,国外业务一度面临困难。
一系列的打击确实给公司初期带来一阵慌乱,但尹向阳很快平静下来,稳住了阵脚:“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哪怕受伤了也要继续。”
金升阳的年销售额超过20亿,服务全球数万个客户。其产品渗透到各类工业场景,虽然单价不高,但如同电子行业的“食盐”,缺了不行。
金升阳生产的AC/DC电源。功能是将交流电压(AC)转换为稳定的直流(DC)电压,为不同的电气设备供电。在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设施、工业控制管理系统、医疗设施等领域几乎无处不在
作为80年代的哈工大毕业生,尹向阳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控。在研发岗位埋头苦干多年,1995年,他来到广州,加入一家外资电源企业,做到制造部经理。
尽管成了管理干部,但他却对产品设计格外上心。在与客户交流时,他注意到不少反馈集中在产品的小缺陷、小毛病上。
他把问题汇总后,向外资的高管提改进建议,但对方的答复却异常傲慢——“我们是全球头部品牌,不需要修改。”
尹向阳有些不服气,几番交涉无果后,不服输的他选择自身干。“既然你们不愿意改,我自己做,还能做得更好。”
1998年,他在广州创立了金升阳科技。没有融资、没有背景,他从最熟悉的微功率电源做起,自己研发、找工人生产、亲自跑市场。
设备买不起,他就用电熨斗来加热焊锡,自制回流焊接工艺。厂房简陋,流程粗糙,但产品设计解决了很多“别人不愿解决的问题”,市场一度供不应求。
金升阳的微功率电源一炮打响,没过多久,市场上就出现了“长得一模一样、价格却不到一半”的竞品。
“我跟他们不一样。我是科班出身,技术更扎实。别人可以模仿外壳,但抄不了技术的更新速度,我们的应对办法是持续创新。”
不过,“创新”这条路并不平坦。2003年前后,金升阳经历了一次产品失效率大幅度上升的质量危机。
客户退货、订单取消,企业一度走到生死边缘。那时候,国内某标杆企业曾因产品质量上的问题将其列入黑名单,南京某科研院所也中止了合作。
这次危机让尹向阳意识到,企业不能靠“灵光一现”的创新活着,而要靠“体系化、可控”的稳定能力。
在他看来,孙悟空只有戴上紧箍咒才能成佛,真正的工程创新也必须有“边界”,要服从质量与口碑。
今天,金升阳的研发中心规模达700+人,自有实验室有完善的试验标准、实验管理体系,并获得国际检验测试的机构认证。
截至目前,金升阳在质量系统上的累计投入已超过5000万元,正是这套体系,让它成为国内众多头部企业的长期合作方。
在金升阳,从高层管理及技术人才,都要完成初阶、中阶、高阶的 “能力进阶课程”,还要进行毕业答辩,结业时则由他亲自带队去爬白云山——一次象征传承与坚持的仪式。
在工业电源领域,很多企业的技术骨干或创始人,都是从金升阳“毕业”,他们有些确实是带着技术出去的,但尹向阳却不担心技术流失:
2008年,中国南方爆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其中以尹向阳的家乡湖南,受灾最重。
这场大雪灾害,几乎让半个中国陷入瘫痪,也严重反映了当时内地很多省份基本的建设的不足。
怀化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是湘、鄂、渝、黔、桂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边区中心城市
供电中断,道路停运,尹向阳面对冒着风雪赶到广州打工的老乡,内心不是滋味:
“我是怀化人,我经常回去,包括我们、四川的那一带的人要来广州来这边来打工的话,春节坐车是非常麻烦的,我自己还扒过火车窗户……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再开一个企业的话,能不能让大家离土不离乡,既能够挣到钱,又能够顾家,又不要有车马劳顿的痛苦,更不能在外地人给欺负,也没有了苦命的留守儿童……”
游子千里,根在家乡。这一想法在之后的湘商大会中逐渐清晰。彼时湖南发起“迎老乡、建家乡”行动,而怀化市也积极对接产业落地项目,向这位“在外打拼的湘商”抛出橄榄枝。
在他看来,怀化不是落后,而是“空白”;不是不能做,而是需要一套方法把制造体系从沿海复制到山区。
他本人则去中山大学、中欧商学院读EMBA,还派高管去华工、厦大、中大、湖大等深造,强化“双轨制培养”:一条走技术,一条走管理。
刚开始,尹向阳也派了不少的广州的高管过去,但他们却“派了一批,跑了一批”,毕竟内地的生活饮食上的习惯和广州差距不小。此外,怀化当地的职工还“不好管、不好教”。
但尹向阳并没有退缩,他想到了利用技术方法——在当时4G都没普及的时候,金升阳投入重金怀化工厂建立了先进的视频会议系统。
通过不断的视频会议,拉近两地工作员工的距离,同时将让广州的管理理念、操作流程和工程标准通过 “视频会议+任务追踪+即时反馈”的方式精准下沉。
如此一来,广州的高管不必要频繁往来出差,怀化工厂也能更有效率地完成总部的任务和要求。
正解局发现,金升阳广州总部有很多装有智能交互大屏幕的大大小小的会议室。金升阳在管理上大量采用视频会议系统,让广州和怀化两地的管理思维、工作方法的同步,推动沿海的管理理念向内地渗透,从而让“怀化执行、广州思维”成为可能。
“别人是招商引资,我们是系统落地。有些湘商回去是挂个牌,我们是真的把制造心脏搬回家乡。”
种一棵树,收一片林。随着慢慢的变多的湘商回归,今天湖南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燎原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对尹向阳来说,回怀化,不只是家乡情怀,更是带领家乡制造业从“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的产业播种。
当大多数企业在内卷、内耗中艰难生存,有一些企业正在向外寻、向内求。他们追求价值创造型增长,坚持长期主义,拒绝机会主义,哪怕外部环境再困难,也保持定力。
2005年,尹向阳在读中山大学EMBA期间去日本游学,看到的情景让他记忆深刻——
“日本做电源的企业只有十几家,但它们的产值,远超当时中国上百家同行加起来的总和。”
“我们在研发上是激进的,敢砸钱,敢投入;但在财务上是保守的,不搞高负债,不搞快速融资。”
但金升阳就没有负债扩张,靠“生产—利润—再生产”的笨办法,实现健康循环。
也正是这个财务保守策略,让金升阳在2024年的这场挑战中显得特别“淡定”。
他觉得很多企业一上市就开始讲故事、讲概念、讲估值,但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其实也有很多优秀企业从未上市。
当他看到光伏行业、汽车行业都在经历洗牌,也看到很多同行陷入价格战、陷入焦虑,内心十分笃定:在这个竞争越卷越深的时代,金升阳仍然有稳稳的立足点。
在他看来,中国市场是全世界最卷、竞争最残酷的市场。能在这一个市场活下来,走得稳、走得远,本身就是硬实力。
在尹向阳身上,能看到湘商身上那些耳熟能详的品质:吃苦耐劳、执着专注、敢为人先。
不是那种追风口、搞融资、讲估值的“成功学式商人”,而是另一种类型:不靠喧哗,只靠构建;不靠热情,只靠系统。
他说自己做的是“长期主义”。这四个字,在怀化是一座恒温恒湿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厂;在组织内部,是七年打磨的产品可靠性体系;在行业口碑中,是“被模仿得最多”的那家“工业电源黄埔军校”。
正解局发现,在慢慢的变多企业回湖南、回中部的这股“湘商回归”浪潮中,有人回的是总部,有人回的是资本,有人回的是产业地位,而尹向阳和他的金升阳,回的是制造力、组织力,以及一套真正能落地的工业系统。
他不谈远方,但脚下每一步都踩得实。这样的人,这样的企业,也许不会那么快爆红,但一定能走得更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LATEST NEWS
新闻中心
- 续航400公里充满电要多少度续航400公里充满电要多少度钱2025-06-26
- 钠电池最新资讯-快科技--科技改动未来2025-06-26
- 48V、60V、72V电动车多大电池才能跑100公里?行内人告诉你答案2025-06-26
- 12V200A直流电源稳压电源2025-06-24
- 小米新专利:天线结构优化大幅度降低杂波干扰2025-06-24
- 帝奥微(688381SH)模块电源方案成功导入AI眼镜领域未来可期!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