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突围”首页 > 案例展示 > 中外著名企业

快充“突围”

  • 型号:LDX-K3050
  •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0A
  • 来源:中外著名企业
  • 发布时间:2024-06-10 21:24:53
  • 当智能手机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如何让充电更快”也成为了被广泛讨论的议题。
  • 在线订购

  当智能手机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如何让充电更快”也成为了被广泛讨论的议题。

  根据此前媒体测试,以120W的充电器和55W的充电器充电速度对比,5分钟充电时间内,120W能将电池充至50%,而55W的充电器却只能充18%的电量。近乎三倍的速度,让快充这一技术在消费的人的使用中快速普及开来。

  反应至B端,各大厂商也开始格外的重视用户对长续航的要求,不断迭代快充技术,推出大功率充电器。行业内,从早期的50W充电器,一步步升级到125W。而随着快充赛道发展走向深水区,关于这项技术的能力上限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对于当下快充赛道的玩家而言,除了追求“快”以外,更多维度的比拼正在浮出水面。

  不同于诺基亚“更换电池”的手机年代,如今,是不是具备快充技术已成为了用户购买智能手机的核心诉求之一。

  一方面,5G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智能手机的耗电率,升级使用体验的同时,也导致手机的续航能力快速缩短,而为支持硬件的持续升级,5G手机对于电池的要求也慢慢变得高。另一方面,对于用户而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的使用已经占据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对于重度手机用户而言,最“心慌”的时刻莫过于手机即将没电。

  于是,除了持续提高电池续航能力以外,通过快充技术来尽可能减少充电时间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争相投入的重地。

  根据中泰证券报告显示,随着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智能终端设备开始追求慢慢的升高的品质和功能,全球智能终端充储电商品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仅估算手机领域快充ODM市场规模约为3000多亿,其中国内安卓前装市场空间为200亿,国外苹果零售市场空间1000亿。

  广阔的市场空间自然吸引了众多玩家的涌入,同时也推动了行业快速走向发展的成熟期。

  以往手机通过 USB 充电器充电,功率只有 2.5W 或 5W(5V x 0.5A 或 5V x 1A),而快充技术的本质则是通过加大充电器功率来达到快充的目的。

  直到2010年,USB IF正式颁布了USB BC 1.2充电协议,手机充电的上限功率达到了7.5W。2013年,高通发布了QC1.0快充协议,这时才达到了10W功率。

  2014年,伴随着OPPO发布了闪充技术并搭载于Find 7商用,手机充电功率首次提升到20W以上。同时,一句“充电5分钟、通线小时”的广告语随之深入人心,快充这一技术给充电体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开始被大众所熟知。

  随后几年内,关于快充技术的探索逐步走向了深水期,从行业到用户,均在追求更为畅快的充电体验。一时之间,各大厂商把对“快”的追求提高到了竞争的第一线W的充电功率已不再稀奇。

  然而,从现实来看,随着行业走入成熟期,竞争的的锚点也在发生改变。关乎“快”的直接反应下,怎么样才能做到既能保证安全又能综合地提升充电体验才是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点。

  充电本质上属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由“充电适配器、线缆、PMIC集成电源管理电路和电池端”组成。

  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数据线的优劣、充电口的类型等看似不重要的因素均会影响到闪充技术的发展。比如在充电器尺寸变薄变小的情况下,要想使得功率从65W迭代到125W,厂商面临研发的难度相当高。

  从安全性方面来看,更大的充电功率,需要更高倍率的电池。为实现高倍率充放电,意味着电池化学体系比较活跃,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要快。如果出现短路,热失控更容易发生。安全风险隐患或将大幅提升。

  从使用寿命来看,不同的充电环境也会影响电池的充电状态。比如,在低温度的环境中,锂离子扩散效率急剧下降,强制充电有可能导致严重析锂情况出现,从而引发电池里面短路,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和性能。

  随着理念的迭代,用户对综合充电体验的认同正在超越单纯的数值比拼,这也是技术下探到用户底层需求的一个体现。言下之意,当大功率充电技术交付到消费的人手中,在单一对“快”的追求以外,安全性、握持感、便携性、兼容性也必须是各大厂商需要考量的关键因素。

  这与OPPO方面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其看来:“任何一个充电新技术的创新都应该将上述链路视为整体去考虑,配套升级才能给用户交付完整的体验。”

  在这些基础上,围绕充电技术、充电形态、充电场景,企业要进行全面的思考与探索。而作为闪充赛道先发者,OPPO也在持续迭代充电理念,在保证速率的同时更看重用户的安全智慧综合充电体验。

  沿着这一战略的展开,我们显而易见,在AI等技术的指导下,闪充在硬件和软件层面的突破口正在进一步打开。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2月,OPPO VOOC闪充系列已支持30+款OPPO机型,涵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闪充用户达到了1.95亿人次。

  事实上,整个快充赛道已发展了十多年,随着各类玩家对“快”的打法逐渐趋同,开拓新的“战场”已是大势所趋。

  作为行业内的头号玩家,OPPO的动向必然会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7月22日,OPPO举办了闪充开放日活动,在发布夹心式安全电池、智慧充电算法等系列充电技术以外,同时透露了其将深耕用户充电体验和进一步扩展充电场景的战略。

  沿着这一战略的展开,我们显而易见,在AI等技术的指导下,闪充在硬件和软件层面的突破口正在进一步打开。

  以OPPO此次发布的新产品为例,其通过智慧充电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针对不一样的电池容量,不同的充电适配器,不同的电池使用状态,不同的充电阶段,都可以匹配最合理的充电电流。

  比如在较冷的北方环境中,通常低于-5℃的环境下禁止充电,而OPPO推出的极低温充电技术能够让电池在充电前提前热起来。据透露,尽管是-20℃的极限低温,几十秒钟内,电池的温度也可升至10℃以上,从而展开正常的充电流程。

  打通软硬件升级,意味着OPPO已经脱出了以“快”为竞争中心的漩涡,而将承载更多真正关乎用户充电体验的目标。这也在无形之中给其他厂商带来了直接的竞争压力。

  得益于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OPPO闪充相关专利储备颇丰。截至2020年12月31日,OPPO在快充领域全球专利申请已超过2950件,累计授权专利近1400件。

  以此为目标,新眸发现“唯有开放”才是实现共赢的基础。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以来,OPPO累计向40余家企业开放了闪充专利许可。今年,OPPO启动了“闪充生态合作伙伴计划”,逐步扩大闪充生态的朋友圈,将闪充技术赋能更多终端设备。

  通过进一步触达家居、办公、车载、公共场所等高频充电场景,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全天候、多终端、多场景的充电需求,再次形成闭环。

  可以预见的是,在万物互联时代,关于快充技术的发展又会走向一个新阶段,对于各大厂商而言,真正拼“刺刀”的时刻也即将来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欧洲议会“右转”,马克龙、朔尔茨失利,三大“赢家”浮出水面,极右议题或重回谈判桌

  太突然!知名“独角兽”进入破产清算,估值曾超500亿元!创始人是清华“天才少年”,从美国回来创业,身家曾超百亿元

  谷歌 Pixel Watch 3 外观渲染图曝光:圆形表盘 + 旋转表冠

  小米智能摄像机 C500 双摄版发布:AI 双摄联动,众筹价 319 元

  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回应重启香港IPO,估值超700亿,亚洲保险市场景气度较高

  这一届最让人羡慕的考生出现了!一家人齐齐整整等待刚结束高考的哥哥,妹妹:以后大学有奖学金了,记得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