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起火事故需重视 乱停放充电致火灾可追刑责
- 型号:LDX-K3050
-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0A
- 来源:中外著名企业
- 发布时间:2025-07-20 09:40:40
- “禁止电动车进入楼道充电、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上楼;禁止出现私拉乱接电线等危险行为”2月26日,兴
“禁止电动车进入楼道充电、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上楼;禁止出现私拉乱接电线等危险行为”2月26日,兴隆路街道滨江路社区发布的一则《关于电动车禁止进入楼道的公告》,引发居民热议。据了解,2月23日,南京市电瓶车引发致15人死亡、44人受伤火灾发生后,整治电瓶车安全风险隐患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重视。青岛众多社区、小区也纷纷发布提醒信息,旨在提醒居民不要乱停车。律师表示,乱停放充电致火灾,情况严重的,车主可被追究刑责。
“从2月24日开始,我们小区的业主群里,物业连续发送了多条相关文图和视频信息,有消防员讲解如何火灾逃生,有锂电池室内充电瞬间爆燃的安全知识,有电动车突发爆炸起火的警示视频,确实看得让人心惊胆战。我们小区确实有私拉电线的危险行为,大多数人应该引以为戒。”市民赵女士说。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除了禁止电瓶车进入楼道等行为,青岛不少小区也早已关注电动车泊位和充电桩的建设。在乐客城小区,停车棚内的一个个充电桩,为居民充电带来方便。尚乐城小区9座居民楼均为32层的高层建筑,此前很多车主都在家中进行充电,电动车频繁进出电梯,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小区其他居民对此反映强烈,社区物业也在电梯、宣传栏等处张贴了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的宣传告示,但一直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明显问题,社区民警薛崇东会同街道社区和社区物业公司,在小区规划两处电动车停车棚,并在停车棚内安装了满足小区电动车主需求的充电桩。通过智慧社区改造,后又在小区内增设了多个充电桩。由于价格实惠,还可以微信扫码付款,受到居民们的欢迎。据了解,为了禁止电动车进楼道,有的物业小区电梯间还安装“电梯电动车阻车感应系统”,一旦自动识别到电动车,会通过语音提示进行劝退。
据了解,对于“电瓶车进楼”问题,国家层面早有政策。2018年5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就曾召开会议,表示决心解决电瓶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问题”。2021年应急管理部颁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也提道,“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瓶车或者为电瓶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然而现实当中,对于大多数个人的该行为却难以处罚,物业公司对于不听劝阻的业主也很难办,“物业公司没有执法权,面对不听劝阻的业主,我们没太多办法,如果报警还会激化与业主的矛盾。”
为了遏制住这些现象。近日,青岛市安委办会同市消安办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电动汽车和电瓶车消防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即日起至3月底,全市组织开展全覆盖专项治理,深入排查整治辖区和行业领域电动汽车和电瓶车消防安全风险隐患。要求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和电瓶车停车棚、充电桩、充换电站等设施建设。据了解,近年来,青岛发生多起电动车起火事故,起火原因多数是因为不按规范充电引起的。
2023年4月的一个晚上,洪泽湖路一楼院内发生火灾,楼下共有三辆电动车,均烧得几乎只剩车架,一楼住户窗户被烧破,家中也蔓延进去火,二楼、三楼家中窗户被烧坏,幸未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居民称,火灾疑是楼下墙外电动车起火引发。2023年11月份,青岛西海岸一小区凌晨发生火灾,一停放电动车的车棚一片火海,数十辆电动车被烧坏,有居民表示,火灾是电动车充电过程中引发。2023年12月,青岛君峰路一停车场发生了一场火灾,火势凶猛且迅速蔓延,多辆车在烈焰中化为灰烬。初步调查显示,火灾起源于停车场北侧的电动车充电桩。
此外,外地电动车起火事故也频发。2023年12月13日,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某小区发生火情,造成2人遇难。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为推入室内的电瓶车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热失控引燃周边可燃物。因为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不胜枚举。依照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瓶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瓶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由电瓶车引发的火灾数量正在呈现一直增长的态势。
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电瓶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1辆,我国的电动车年产量也超过35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如此多的电瓶车保有量使得电瓶车起火事故在急剧上升,隐患正在波及每一个人。
分析认为,电动车充电起火事故频发,原因包括线路老化与电池短路、过充、电压不稳以及充电器不匹配电动车等多方面原因,而非法改装以及使用劣质电池是电瓶车起火的根本原因。此外,电瓶车的乱改装、加装等问题是需要得到一定效果治理。
记者观察,此次南京电瓶车火灾事件中,网友吐槽最厉害的是电瓶车进楼一事,有的人觉得物业没做好安全监管,但也有人说业主不自觉。此外,背后的电瓶车充电难问题,也引人思考。不管是推进楼还是飞线充电,无形之中把危险隐患带到自己和家人以及整栋楼全体住户身边。
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就需要提高电池质量的安全标准和行业准入门槛,落实电池制造商、电动车生产商、销售商的主体责任,对于非法车辆及电池严格阻挡在市场之外,并且要把废旧电池回收和非法改装行为管好。再就是要解决好电瓶车车主们最为关注的“去哪里充电”问题。有了安全、便捷、平价的充电场所,电动车入楼入户屡禁不绝的问题相信就会迎刃而解。
在采访中,滨江路社区工作人员和记者说,此前他们也经常向居民宣传安全停放电动车,因为南京电动车引发火灾事件后,社区更加重视,于是组织工作人员发布了禁止电动车进入楼道的公告。而关于楼道或小区公共区域给电动车充电失火责任该如何划分,记者正常采访了山东川佳律师事务所张宝清律师。
“电动车所有人擅自在楼道或小区公共区域停放,给电动车充电进而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害或公共财产、个人财产损失的,电动车所有人应就其故意或重大过错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可以依照法律来追究刑事责任。”张宝清介绍,所在的物业公司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来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应当加强对充电安全的日常巡查,制止电动车违规停放及充电,并对违规停放的电动车及时清洗整理,尽到消防安全管理防范义务。未能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业主的相应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并在制止无效后未向有关行政主任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的,物业需要承担管理疏忽责任,应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对应的赔偿责任。
“维护消防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如发现安全风险隐患的,物业部门或居民均有权制止,或向有关部门举报,杜绝安全风险隐患。”张宝清律师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LATEST NEWS
新闻中心
- 北矿科技(600980SH):磁性材料制造成的各类磁器材产品能大范围的应用于各类永磁电机上2025-08-04
- 海南省2025年榜首季度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可敞开容量发布2025-08-04
- 究竟勇士不是湖人!森林狼内线大闸的场上体现令人堪忧2025-08-04
- 清军为何俘虏河北籍太平军一概处决?僧格林沁:武勇者甚多!2025-08-04
- 山东博纳电气请求直流稳压电源功能参数测验办法及体系专利完成对直流稳压电源功能的全面、精确评价2025-08-03
- “面包卖面粉价”!这一市场行情报价战激烈!2025-08-03